您的位置:首页 > 综治维稳 >
开江县创新运用“七步工作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www.kj.dazhoupeace.gov.cn 】 【 2025-03-19 17:17:00 】 【 来源:达州长安网

  基本情况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民告官”的重要制度之一,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江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运用“七步工作法”,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引领法治开江见行见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主要举措


  (一)开通三个渠道,规范案件受理。一是开通网上受理渠道。充分运用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实现行政复议申请线上咨询、线上审查、线上受理,积极引导申请人通过网络申请复议,便捷高效表述诉求。同时在“田城顾问”微信小程序中开设行政复议申请受理窗口,保持畅通服务。二是开通现场受理渠道。设立开江县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和经开区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明确1名专人作为联络员,积极引导群众和企业依法维权,做到现场受理一次办结。三是开通转交受理渠道。县司法局与全县各行政机关建立行政复议案件转交机制,对当场作出或者依据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事实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向县司法局转交行政复议申请,群众享受到便捷式维权的力度,让部门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运用三种手段,推动证据收集。一是督促行政机关举证。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围绕行政复议申请的请求内容,对被复议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积极督促行政机关在收到行政复议机关发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二是工作人员实地调查。革新传统书面审理为主的办案理念,转变为“行政复议+实地调查”的办案模式,采取实地核查、现场询问、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了解案情、核实证据材料,还原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办理经得起考验。就争议焦点问题向案件当事人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制作询问笔录,避免偏听偏信,推动案件走深走实调查13次,询问走访群众34人次。三是调取执法记录仪查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同时”制度,对于极易产生纠纷的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案件,第一时间调取行政执法记录仪的完整视频,避免行政机关选择性提交。行政复议机关对调取的视频证据采取逐帧细致查看的方式,查证行政机关的全过程执法行为。为确保查清案件事实,及时固定执法关键证据5次。


  (三)采用三种方式,彰显审理质效。一是负责人常态化参加听证。对标对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情况一并纳入依法治县年终目标绩效考核范围。无正当理由未出庭参加听证,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处理,用刚性考核强势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声出彩。二是两代表一委员旁听听证。针对案件复杂、社会影响面比较大、关系人民群众和企业重大权益的案件,积极邀请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听证会,进一步扩大听证公开力度及社会影响面。提前将案件相关资料送两代表一委员预阅,高度重视其意见,努力提升听证效果,以此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反向推动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三是邀请人民群众参加听证。依托“开江司法”微信公众号平台,适时向社会提前公布行政复议案件类型、听证时间、听证地点等信息,同步畅通旁听预约渠道,拓宽复议案件听证旁听范围,邀请人民群众“零距离”参与公开听证,确保审理有阳光有温度。


  (四)搭建三个平台,高效联动调解。一是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积极践行“能动复议”的工作理念,搭建行政复议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引导理性表达诉求,深入释法说理,促进双方更好的交流沟通,让“对抗”转向“对话”,在凝聚共识中达成调解和解。二是搭建“背靠背”沟通平台。发挥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争议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找准案件争议焦点,剖析争议由来和实质诉求,背靠背分别去做双方工作。充分保障申请人的陈述申辩权,取得申请人的信任,因势利导化解心结、达成共识,用行政复议调解方式实质解决行政争议。三是搭建“手拉手”协助平台。引入更多社会专业人才、法律精英,以丰富行政复议调解人才库,让调解更加多元化、专业化。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调解意向的案件,充分利用调解专家的社会影响力,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抽丝剥茧剖析案件本质,见微知著找到争议双方共识,让专业之手抚平矛盾尖刺,让情理之手搭起和解之桥。


  (五)听取三种意见,凝聚合议共识。一是听取办案人员意见。针对案情简单明晰、争议不大的案件,充分听取办案人员的意见,并由办案股室人员充分讨论、反复求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办案程序等形成统一意见,按程序报请领导审定。二是听取法律专家意见。充分吸纳法律专业人才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对有重大社会影响、法律适用存在较大分歧的行政复议案件,召开行政复议委员会会议合议,多渠道、多维度汇集专家智慧,丰富案件解决方案,拓展提升案件办理质效,累计召开行政复议委员会会议讨论案件67件次。三是听取人民监督员意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作为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案件的办理,就行政机关是否存在滥用自由裁量权、暴力执法以及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行为充分发表意见,切实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作为行政复议决定的重要参考,采纳相关意见29条,有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六)根据三种情形,依法公正裁决。一是违法违规行政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坚持把客观公正作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主要立场,对案件主体不适格、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程序违法、法律依据适用错误的坚决予以纠正17件,在彰显行政复议机关公信力的同时,推动执法行为风清气正、执法决定公平正义。二是合理合法行政行为坚决予以维持。对案件主体适格、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法律依据适用正确、具体行政行为正当合理的,该维持的坚决维持,做好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坚强后盾。同时,主动对申请人释法明理,积极引导申请人撤诉罢访。三是法定可调行政行为坚决予以调解。充分协调各方当事人,在对案件全面审查的基础上,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申请人的利益诉求,积极引导行政复议当事双方通过调解和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加强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确保案结事了。


  (七)践行三种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践行以案释法宣传模式。针对复议被纠错及存在较大社会稳定风险隐患的行政复议案件,开展入户实地回访工作,以案释法做好法治宣传。了解纠纷背后的其他利益诉求,正确引导,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履行环节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践行民情民意收集模式。针对达成调解和解后撤回的行政复议案件,对当事人开展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充分听取意见,收集民情民意,了解调解后行政机关是否严格按照调解和解协议履行法定减免义务,如存在行政机关未履行的,适时督促行政机关履行协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实地回访行政复议申请人24人次,电话回访37人次,扎实写好行政复议“后半篇文章”。三是践行动态回访测评模式。充分运用“田城顾问”智慧法律服务平台,设立行政复议网上测评满意度回访窗口,引导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办理的案件进行满意度测评,网上回访29人次,满意率均达到100%,有效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


  主要成效


  (一)受理程序更加便民。针对人民群众和企业多头找行政复议的现象,开江县充分运用三个渠道,使“有行政争议找行政复议”深入人心,自三个受理渠道开通以来,开江县对当事人的询问和请求及时回复率达到100%,网上及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7件,高效完成行政复议申请现场受理120件,其他行政机关转交受理5件。


  (二)案件审理更加规范。充分运用“听证+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让群众和企业在听证会上充分发表意见,相互举证质证,邀请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员及人民群众旁听听证。经听证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听证率达100%,邀请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听证会57人次,邀请人民群众“零距离”参与公开听证86人次,有力做到了“阳光办案”。


  (三)化解纠纷更加有力。县司法局坚持自愿、平等、公正、合法的原则,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充分运用“面对面、背靠背、手拉手”搭建行政复议调解三个平台,做到真诚倾听、取信于民,宣讲政策、提高站位,互相尊重、换位思考,在凝聚共识中达成调解和解撤案70件,其中,利用各行各业调解专家帮助化解行政争议12件。


  开江县行政复议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表扬。2022年全省通报的10个行政复议优秀案例中开江县占1个,全市通报的10个行政复议优秀案例中开江县占3个。开江县司法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先进单位。开江县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撤案率达58.33%,位居全省第一,行政复议案件听证率达40%,得到省司法厅王强副厅长的高度评价。2024年,开江县被省司法厅确定为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县。


  经验启示


  (一)宣传行政复议工作开江经验。行政复议从接件、受理、审理、办结,有着一套完整的办案流程,每个流程均联系着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作为行政复议机构,在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对每个流程进行提炼、总结,梳理出了开江经验,并根据这套经验,依法依规办理案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服好务。


  (二)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将调解和解理念贯穿于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充分发挥开江县行政争议协调滑稽中心作用,通过沟通、协调和疏导,最大限度将争议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始、化解在行政程序内,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等非诉讼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合力促进行政争议“一站式”实质性化解,着力打造开江“行政复议+调解”品牌。


  (三)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近年来,行政复议机关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有待增强,队伍建设和保障条件还相对薄弱等问题。下一步,开江县要深刻领会“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力破解影响主渠道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稳妥地依法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全力保障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袁江海 刘寒梅)

编辑:唐浩博
开江长安网版权所有